【抗疫手记—侯慕蓉2020.2.13】万物复苏 旧疾当愈
- 发表时间:2020-02-20 20:34:00
- 人气:
2020年2月13日,下过雨的武汉放晴了,早上六点才入睡的我迷迷糊糊从睡梦里醒来,和过去每一天一样在家庭群里报了一声平安,回想起这些天的经历,依然觉得自己像做了一场梦。
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的时候,我不过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,只觉得那一身白衣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存在,只是没想到十几年之后,我也会成为千千万万白衣中的一个,前赴后继,义无反顾到最前线去。
2月9日,告别了家人同事和朋友,我和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姐姐,与四面八方一起聚集的医护同仁们一起,一同踏上了前往武汉的班机。
经过物资分配和休整,2月13日开始,我们正式投入了临床一线的工作。
在正式工作之前,我们反复开了会交代了注意事项,由于防护服过于闷热,有的同事会有胸闷不适甚至晕倒,但由于我们都暴露在病房环境中,不能扶也不能帮助脱衣服,所以李勤护士长再三强调要注意安全,并把十人的队伍编为五人一组的小分队,由五名队员先进去病房工作,如果前组有同事不舒服马上提出,由下一分队队员替出,三小时后由后五人小分队进入病房,代替前组进去的同事进去工作,这样既保证了安全,也便于灵活机动。
我被编入了后五人的小分队,由凌晨零点工作至凌晨三点,第一次进行这么严格的防护,内心紧张又忐忑,我是此次二院派来支援的人员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位,非常害怕进去病房之后由于年资和临床经验的不足给大家添麻烦,所幸我的小伙伴们都身经百战经验丰富,这让我安了不少的心。
第一次穿防护服的时候,苏州市立医院的老师全程把关,帮助我们把缝隙都贴的严严实实,确保安全之后才放我们通过一扇又一扇的门,经过一个又一个缓冲区,正式进入病房。
我所在的病区是由苏州医疗一队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房,这里有生活能完全自理的病人,也有接着监护一动就喘的重症病人,我们一人蹲守一段病房,负责里面病人的治疗工作。
虽然基本上都是平时接触的操作,但带了两层手套,穿戴着一层又一层的防护用具,做起事情来还是比较笨拙,比较庆幸的是这些都能克服,而我工作的那三小时里,虽然一直进出病房,但头晕胸闷和气喘这些感觉我统统都没有,也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有的朋友会戏谑我是“打不死的小强”了。
来武汉的这些天里,不管是酒店的工作人员,还是病房里的病人,对我们都非常友好,酒店经理开着私家车帮我们采购一些必需的物资,凌晨五点多回到酒店的时候,他还在前台等着我们,给我们留好了晚饭问我们要不要热一热吃,还有一些志愿者帮我们筹集了干粮和水,送到酒店怕我们上班回来肚子饿,还有病房里的病人们,做完操作都会跟我说谢谢,有位大爷连着心电监护挂着补液,但由于没有人陪护,他可能也不知道要怎么开口让我们扶他去上一趟厕所,自己喘着粗气摸索着去上厕所,我进去巡视的时候,发现他呼吸急促,补液也早就挂空了,颤颤巍巍的在水龙头旁边洗手,我马上把他的补液袋提起来,扶他回了床上,重新接好补液和监护,给他吸上了氧,并叮嘱他不要下床,有事按床头铃呼叫,他虽然喘着气但一个劲的对我说谢谢,说如果不是我们他已经死了。那一刻我的心里万分复杂,这些举动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,不过就是芝麻大点的小事,但对于这里的病人来说,可能是延续他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让在今后在武汉的每一天吧,再努力做点什么,再努力治更多的人,救更多的人。我一直不习惯别人称我们这一行的人是“天使”,我觉得我们是“战士”,是分秒必争,从死神手里抢人的战士,是阻隔疾病和死亡的最后一堵墙。
感谢这些天对我们关爱有加的领导和同事,也感谢默默在背后支持我们的朋友和家人,我们在前方一切都好,未来的每一天都会不忘嘱托,坚决打赢这场战斗,平安回家。万物复苏,旧疾当愈,武汉也一定会比从前更加美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