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

如何“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者”

  • 发表时间:2019-08-14 11:41:00
  • 人气:

 

如何“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者”

 

 

 

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,提升员工医学人文素质,83日上午,我院特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原社长、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袁钟教授来院,开展医学人文培训,主题为“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者”。医院中层干部等参加培训。

袁教授在3个小时的讲座中,以“医学是什么”起首,接着讲述了“今天的医疗”“历史的代价”,着重阐述了“如何与文化相适应”,从为人师、为人父母和人生之意义三个方面讨论了怎样成为一名好医生,最后以“我们的幸福在哪里”收尾。袁教授强调,虽然当前医患冲突从表面上看其原因不尽相同,但从深层次看绝大多数都是非技术方面的,都可以归结于文化层面,即医生对于患者的文化心理需求无法满足,甚至根本就不了解,使得医生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。若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,必须先从医生自我做起,即做一名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。他语调平实却处处针砭时弊,很多事例发人深思,引起了在座者深深的共鸣。

薛建中副院长在培训总结中要求大家充分领会袁教授讲课的内涵,坚守职业操守,尊重患者,尊重生命,掌握运用医学科技的人文智慧,以仁心仁术找到职业的幸福感,成为一名合格的、受人尊敬的好医者。

   

    袁钟教授精彩言论

——当患者因病痛来到你面前寻求你的帮助时,他是把不能告诉亲人的隐私告诉你,把生命交给你,把所有痛苦告诉你,把你当成最信任最尊敬的人。这个时候,我们不能有所懈怠。我们应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,要保持医务人员的气节。

    ——做一名“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”,包括两个层面:一个是人文智慧,一个是价值观。同一种病情,针对不同病人有不同的表述方法,一名合格的医生既要有人文情怀,也要有科学的头脑。医疗行业是最应重视道德的行业,医院的建立源于善良,源于同情,绝不是为了买卖。中华美德在行医中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   ——中国有长寿文化,我们民族是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。面对死亡,患者的心理反应就是愤怒和不镇静。此时,首当其冲分享患者感受的可能就是医务人员。面对绝症,要尽量要给患者和家属一个接受的过程;对于即将离世之人,要尽可能地给予其临终关怀。我们在临床当中重要的不是你做到了,而是人家感觉你做到了,情感是可以被感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