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医院新闻 >

【科普】三伏天,记得给心血管“降降温”

  • 发表时间:2022-08-18 15:56:00
  • 人气:
       一年中最湿热的“三伏天”到了,高温天气接连破纪录,虞城气温一度超过了40℃。这样的温度,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。
高温=心血管“高危”
       大多数患者都以为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,夏日却放松了警惕。殊不知炎热的夏季最容易引起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、心肌缺氧从而导致心肌梗塞、心绞痛、心力衰竭等各种心血管疾病。一项刊登在《环境与健康》期刊上的研究表明:最高气温每升高1℃,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.3%。
高温天气给心血管带来哪些危害?
       1.容易烦躁,心跳加快
       天气炎热时,人容易烦躁,这时就会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,心肌耗氧量增加,血液循环加快,心脏就容易出现缺血的情况。这时,很多患者就会出现胸闷、气短、胸痛等不适症状。
        2.睡眠差,导致血压不稳 
       夏季昼长夜短,天气燥热,容易失眠,或睡眠质量不高。严重睡眠不足会加重心血管负担,导致血压不稳的情况出现。
       3. 出汗多,导致血液黏稠 
       夏季气温高、气压低,空气中的含氧量也会下降。出汗较多时,人的血液就会比较粘稠,血液循环也会减慢,血流不畅,心血管就容易堵塞,易出现心肌缺血并诱发心梗。
       4. 冷热交替,诱发心梗 
       从室外高温天气进入室内空调环境,出汗后大量饮用冰饮或冲凉水澡,冷热温差大,引起血管收缩,特别是老年人或本身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亚健康人群,容易诱发心梗。
三伏天如何给心血管降降温?
         1.注意补充水分 
       多喝白开水,也可以是淡盐水,分多次适量饮用,保证充足血容量。要主动饮水,不要等到口渴才饮水,每次200-300毫升,一天2000毫升左右。这样可以避免因大量出汗而导致的血容量不足,稀释血液黏稠度,避免血液黏稠增高诱发心肌梗死。
         2.清淡饮食 
       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,在夏季日常饮食中要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及豆制品等,也要多食用瘦肉、蛋、奶、鱼等,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。同时,应注意饮食卫生,以免发生腹泻,进而引发体内电解质紊乱,诱发心脏不适。
        3. 合理降温,切勿贪凉 
       采取多种方法调节室内温度,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控制在6—8℃为宜。当温度超过30℃时,建议打开空调,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作。但是也要注意,不要在大量流汗、或者洗热水澡之后立刻吹空调,也不要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吹冷风。